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在苦难中成长的英雄

2014/10/28 作者:周晓凡  点击数:

 ——话剧《梁生宝》剧评

    话剧《梁生宝》取材于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梳理了梁生宝的个人生活经历,体现了一个从封建农村生活中艰苦奋斗的农民形象到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型农民和积极拥护党的领导的先进党员形象的曲折转变,塑造了一个在苦难中成长的英雄形象。

    话剧的巧妙之处在于,设置两个演员出演梁生宝这一角色,一个是剧中表演者梁生宝,一个是揭示梁生宝内心独白的“局外人”。局外人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站在一个更客观的位置上看待所有的一切。这样不仅使整部剧以倒序的手法展开,而且也向观众揭示了梁生宝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背后隐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担忧和胆怯。这样既丰富了梁生宝这一形象,使他有血有肉,更加饱满、接地气,也使整部话剧的表演更连贯,情节更紧凑。

    话剧的第一幕是梁三老汉得知儿子坐火车买稻种后出来追他的情景,而火车上,梁生宝躺着思考,他不知道自己动员大家买新稻种是否正确,担心自己承担不起后果,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纠结中。从剧中这个对话可以看出来:“‘我是党员’,‘预备的。’‘我还是互助组组长’,‘六户人家的,还有一户退了。’”梁生宝远不如表现出来的那么无坚不摧,他只能把自己的软弱偷偷藏起来。但他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来,在苦难中百炼成钢。

    梁生宝从小和妈妈逃难到蛤蟆滩,颠沛流离,遇到梁三老汉才算安定下来。自小在妈妈和养父的影响下,他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买了地主家的小牛犊,立志发家致富,信心满满。丰收的喜悦更使这个家庭对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充满了希望。不料天意弄人,苦难不期而至,沉重的赋税粉碎了他们的笑脸,辛辛苦苦的耕种到头来一无所获,生宝气愤难平。接踵而来的“抓壮丁”彻底打垮了他们对好日子的期望,无奈之下,以家里的牛作交换,换来了生宝的暂时安全。但自此,他就变得沉默了,这些人为的灾难使他磨平了棱角,丧失了斗志,发家致富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红太阳”笼罩了蛤蟆滩,生宝又看到了希望。他积极投身于共产党,走出小家,为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呕心沥血。农村工作琐碎繁重,他“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吃苦就是享乐”。为了解决春荒无粮的难题和提高粮食产量,他动员互助组成员买新稻种。对于新事物,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只有部分人拿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血汗钱,这远远不够。生宝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自己垫钱买稻种。路上舍不得多花一分一厘,五分钱喝完面汤,晚上睡在不要钱的车站票房,把省下来的全用在买稻种上。但这些苦遇到村民们拿到稻种时那开心的笑脸和不断的感谢就顿时烟消云散了,即使没有自己的,心里也踏实了。新稻种的丰收树立了生宝在村里的高大形象,就连梁三老汉都觉得自己在村里愈发受到大家的尊重。此刻,生宝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算是放到了肚子里。凭着一个为党尽忠、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凭着农村人那种质朴坚韧的性格,凭着勇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斗志,梁生宝把希望作为动力,将苦难视为“养料”,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蛤蟆滩的英雄,农村合作化的带头人。今天,合作化的时代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梁生宝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