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秦腔是陕西的文化名片

2015/02/27 作者:唐明晰  点击数:

——兼谈秦腔肖派(婉约派)传人李淑芳老师香港演出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唐明晰

      李淑芳(艺名小若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秦腔肖派传承人)。李淑芳学习肖派,并不拘泥于一味模仿。在继承肖派表演细腻、鼻腔共鸣的艺术特点外,大胆的结合自身嗓音条件,运用科学发声方法,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表演、唱腔上更加丰富了肖派艺术魅力。她是目前陕西省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她的老师,已故著名秦腔肖派大师肖若兰曾被民众拥戴为秦腔皇后。肖若兰生前曾认为,在陕西众多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只有李淑芳一人全面传承了肖派秦腔表演的艺术。在30年的艺术生涯里,李淑芳成功演出并创作了大量的秦腔经典剧目和新剧目,获奖无数,她是陕西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秦腔表演艺术大师。

      2011年,她在令人颇为困惑的遭遇和困难的条件下迎难而上,以《藏舟》,《柳公馆》和《山乡御妹》三部经典折子戏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将秦腔推上中国戏剧的殿堂,为广大的陕西秦腔爱好者带来喜讯,为广大的秦腔艺人树立了典范。

      《天人合一,代代相传 - 陕西文化与设计创新展》的策展人之一,加拿大著名建筑师在为展览介绍每个艺术家的前言里这样描写李淑芳老师,他写道:“没有一种媒体能比人声更加直接地与人的灵魂对话。这位秦腔大师以她充满力量和感情的嗓音向我们倾述生活,她的声音里有着许多前辈大师们的回声。当她演唱的时候,历史与时光的分界开始融化,一种全球意义的人类体验从美丽而深层的嗓音里飘来,在优雅的旋律中流动,述说着生活的美好。”

      今年三月,因为拍摄记录片《社火》的原因,我通过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我国著名书法家钟明善教授在西安见到了李淑芳老师。在此之前,我三顾易俗社,买了三次她的《李淑芳演唱专辑》,但从来都是只听其声,未见其人。这次见到了李淑芳老师本人,让我非常高兴和激动。对于我来说,李老师就是陕西秦腔的代言人,是最高水平,而生活中的李淑芳老师充满活力,平易近人。

      这次会面,也引来了其它粉丝的加入,其中最有传奇的粉丝是西安交通大学通理学院院长王忠民老师。

      王院长酷爱音乐,在业余音乐人里无人可比。我从小也是在音乐里泡大,中国音乐跟着我漂洋过海去了英国。1992年,我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组建了留学生中乐队《银凤凰》参加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但是和王院长比,我还没有他那样着迷。当然,他同时也受了我的影响。见到李淑芳老师的第二天,他开车我们一起去铜川考察耀州瓷的研发状况。在车上,我拿出李淑芳老师的碟子放给他听,他一下就被李淑芳老师肖派的唱法所打动,听出了肖派技巧以鼻音转换美丽的音色的特点。当天晚上,他和毛军伟老师送我去机场。临走时,他说:“你行李什么的都拿齐了,但是李淑芳老师的碟子你留给我!”

      这一下,王院长顿时沉迷在秦腔里。我们决定邀请李淑芳老师参加《天人合一,代代相传 - 陕西文化与设计创新展》,在开幕式上演唱秦腔,并在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和钟明善教授一起,举办书法讲座和秦腔演唱会。为了探索将西洋乐器与秦腔结合的可能性,我们决定在香港首次推出以小提琴和板胡为秦腔伴奏的尝试,为的是能拉近西方听众与秦腔的距离。我们去请教了一同受邀请前来香港的,西北板胡大师陈百甫。我们决定演《三回头》这个唱段。在此之前,我们都没有拉过秦腔曲谱,一下子就碰上三回头这样难度大的曲子,于是我跟王院长说:“这谱子一看,头都要晕了啊,这简直是比带博士生还难呀!”

      于是,我们决定,先听,再记,再拉,只有将谱子背下来才有希望。四月的整一个月,每天晚上十点钟忙完展览的事情以后,我和王院长以微信的方式交流排练的心得。他在西安,我在香港,你一句唱过去,我一句唱过来,互相纠正。有一天晚上微信发了两百多条,全是背秦腔三回头的唱段。五月初我去交手机电话费的时候,四月份的电话费高达3千6百港币,全部是用微信练秦腔时的流量费。

      5月8日下午五时,我们的《三回头》终于在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登场。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我们还专门请来了陕西爱乐乐团的小提琴家阎晓凤加盟粉丝团助阵,用了三把小提琴,一把板胡,由陈百甫老师领军。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十分流畅的将三回头拉完,李淑芳老师在完全不同的伴奏条件下依然以娴熟的技巧将三回头这段节奏变化,感情细腻,情绪激昂的唱段一气呵成。在热烈的掌声中,我们惊奇地发现,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唐伟章教授不知什么时候专门赶来坐在下面欣赏。他上台来给李淑芳老师献上鲜花,大家一起留影纪念,之后他专门邀请我们上18楼他的校长办公室去茶叙,他顿时也成了李淑芳老师的粉丝,并承诺今后要加入我们的演出。

      李淑芳老师这次来港,不仅向香港的学术界,艺术界,设计界展现了她的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她也给前来参展的民间艺人带来了鼓励和荣耀。她和陈百甫老师以秦腔那难以形容的听觉冲击打动了所有的人,让前来参展的所有民间艺人感受到陕西主流文化的雄厚基础,使大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协作意识和共同创新的使命感,紧迫感,同是也更加感受到生活和艺术的美好,这是在以前的许多展览中没有感受到的一种特别令人难忘的体验。大家在香港的四夜五天里度过了许多终生难忘的时光。这其中包括上海的恒源祥集团的高层专门前来宴请陕西来的所有艺术家和其它人员,家眷等。

      五月九日,陕西代表团全部离开回家。那天夜晚,黑色暴雨突然降临香港。Zaha Hadid设计的大楼外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独自一人在灯火辉煌的展厅里徘徊流连,若有所失。

      展厅里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以神秘的微笑看着我,如同是积累在它们之中的过去许多代前辈的眼光在安慰着我。是啊,这些当代伟大的陕西艺人们(李淑芳,樊晓梅,钟明善,胡新明,陈百甫,张星,连芳霞,汪海燕,胡小红,董珠课,李家骏)从自己的前辈那里继承了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有他们的作品在,就有中国文化,陕西文化在这纯西方的大楼里闪耀着东方的光芒。就像我们在记录片《社火》里所说的,这文化的进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加拿大著名建筑师马丁也觉得21个人一下子走了很不习惯,他对我说,这些可爱的人们是文化的精英,是现代中国亟需的大师,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和艺术。他们平凡,但他们伟大。

      雨越下越大,我走到李淑芳老师,陈百甫老师的展台前,展台的屏幕上播放着李淑芳老师婉转的秦腔演唱和陈百甫老师激昂的秦腔曲牌音乐,那美丽的旋律和音色在大厅回荡,轻易地抵档了外面狂风暴雨的声音。此时,西安和香港的距离是如此之远,又是如此之近。远在人已离,近在声还留,生活,音乐,艺术,秦腔,让我们走到一起。

      十几年已经过去了,我的电脑里已经找不到当年我写的《打红》那篇文章了,但是我还记得当时那篇文章里最后的几句话:“天晚了,下起了小雨,寒意袭来,我还在西安城墙边上转悠,秦腔茶座全部已经关门了,但是我希望城墙边上还有人在唱,我还没有听够,我还想再听几首。但是,夜已深了,人们都回家了。

      一个扫场子的大嫂说:“那谁,还在找什么呢?要听秦腔吗?明儿赶早!”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