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老 窗 花

2013/11/12 作者:张军科  点击数:

       母亲12 岁时,外祖母病故。匆匆而去的外祖母虽未给母亲留下一丝银器、一片玉器,却给母亲传下了伴随她终身的剪纸技艺,留下了一叠烟熏粗皱的古老窗花。母亲视如珍宝,从此剪纸不辍,来寄托她对外祖母的思念之情。

      外祖父当时是乡间挑夫货郎,常带着母亲的剪纸窗花,在年集上卖出,母亲因此而更加喜爱剪纸。每逢岁时节令,她用剪纸将窗户、室壁装饰以新——《喂兔子》、《打松鼠》、《母子侯》、《摞金瓜》、《莲里生子》……一幅幅古老的窗花,寄托着在战乱、贫穷、饥饿的岁月里先民们渴求和平、温饱的美好愿望。

      时过境迁,乡土不改。沧海桑田,龙脉传延。

      新中国的诞生,贫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时候,民间剪纸伴随着乡土习俗在乡村广为普及。“妇女能顶半边天”,“除了劳动管吃穿”,“村村组组赛女红”,“家家户户贴窗花”。这一时期,虽然经历了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民间剪纸因其并未被上层社会的士大夫注重而幸免于破“四旧”的汹汹浪潮。母亲在劳动之余依然剪纸。但是,其主题思想应紧跟历史潮流,便出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剪纸窗花。

      时移世易,龙脉不易。三中全会,包产到户。盛世乡村,百废俱兴。母亲虽年过六旬,但精神百倍。她除了下田劳动,还以纸花工艺为家庭副业。婚丧祭祀,皆能用剪纸技艺制作出表达喜庆、哀思与愿望的物品。

      ——用于婚庆装饰洞房的有:“龙凤双喜”、“鸳鸯双喜”、“莲里生子”、“顶棚团花”等剪纸花样。使得新婚洞房从炕围子到顶棚再到窗户,洋溢着红火热烈的喜庆气氛。其中“团花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高昌古国,其历史渊源久远;

      ——用于丧祭陪葬示灵之物有:“金山银山”、“金斗银斗”、“吊钱纸”、“摇钱树”、“转灯”、“纸幡”等。并且,给“转灯”点燃蜡烛,其自可转动。据考究,“转灯”起源于元代的“走马灯”,距今八百年历史;

      ——用于朝佛还愿的有:“纸马”、“纸羊”、“纸猪”等供品。以其取代杀生而为善心所向。

      母亲技艺精湛,又喜帮他人之忙。方圆数十里乡民闻名而至,虽收入不多,但也能贴补家用。

      这一时期,由于新式的玻璃窗户代替了老式的纸糊窗户,曾伴随母亲大半生的老窗花不被世人青睐而被母亲压在箱底——与世尘封。

      斗转星移,矢志不移。

      母亲到了晚年,她因两腿骨增生而行动不便,但仍坚持剪纸工艺。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母亲走了,像当年外祖母一样,只留下一叠烟熏粗皱的老窗花。

      翻看着这些老窗花,我心驰神往。几千年农耕历史,滋养着千百年剪纸艺术。千百年剪纸艺术又承载着几千年乡土历史,同时酝酿着千百年剪纸预言。

      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但我相信,古老的窗花留给我们的是先民曾经拥有的质朴的思想不老!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老!和谐仁爱的美德不老!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