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徐岳和岐山文化

2018/01/24 作者:岐山 付 博  点击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滋润一方人的灵魂,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岐山厚重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滋养了岐山人,每一个岐山人都有责任传承弘扬丰富岐山文化。

     徐岳老师是从县文化馆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听说他调走时,留下个“三不主义”:一不照像,二不开会;三不吃请。后来的某馆长调离时也大声说道,我是徐岳的“三不主义”。从这个话来看,徐老师似乎是一个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般的清高,也是很无情的。其实不然,他的作品表现了他和岐山文化的血肉关系。所以我想谈谈徐岳和岐山文化这个话题。

     17岁那年,徐老师在高店( 今五丈原)镇当小学教师。他要在一年内自学完高中课程并参加高考,想想他那年有多么的勤奋多么的忙呀!但当他听说岐山创办了个《岐山报》,高兴得不得了,费时两天,画了两幅连环漫画(讽刺言行不一的人),投给《岐山报》。他后来常常高兴地称他的“处女作”是发表在家乡报纸上的,足见他是一个很重乡情的人。1970 年,他在蔡家坡中学教书,听说县上要搞戏剧调演,就去征得校长同意,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空隙,三天写了一个小歌剧,再由祝克武老师谱曲,学生排练,在县上演出后获了奖,又参加了市上的调演。对于岐山文化,他总是那么热心地参与着、传承着、创造着。

     1972 年他调到县文化馆工作后,任文艺创作组组长,负责群众文化创作工作。他和李凤杰、李正义等一起积极辅导群众文艺创作。那时农民白天劳动很忙,徐老师有时就住在文学青年家中,晚上辅导,第二天返回单位上班。冯积岐、李志峰、赵韬、王德生、黄西文、祝喜堂、苏文谦等就是他们辅导的几十名文学爱好者中的佼佼者。

     李凤杰老师创作了《全家同唱革命歌》等五个革命故事后,徐老师第一个给写了评论《故事园地展新枝》大加赞扬,称其“象一束挂满含苞待放的新枝,展现在革命文艺的百花园中”。后来林业干部李志峰在省《群众艺术》上发表了《林海小哨兵》,初次显现出了他的文学才华,他也给他写了评论文章鼓励。徐老师这么爱惜岐山人才,源于他对家乡的爱,对家乡文化的深深的责任感。

     为了搜集素材,创作出更多的接地气的好作品,徐老师找到当时的县革委会,主动要求下乡。于是他做为一名驻队干部,住到青化公社凤家庄。徐老师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的小说大都是坐个马扎小櫈櫈,爬在农民炕边上写成的,所以被他自己戏谑为″炕边文学”。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叫《凤家庄纪事》。从此凤家庄便成了他的小说的“故事基地”。他以后写的多个小说,都是以凤家庄为背景的。《天门阵》被改编成小戏《麻利嫂》,在省电台播出,还被湖北改编成花鼓戏演出。岐山臊子面就是出现在这个戏里的。1979年的一天,徐老师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海深入生活,偶然发现《澳门日报》上介绍岐山臊子面的文章有几处错误,便立刻写了篇《岐山臊子面文化》,发表在《人民日报》予以纠正,从此“簿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岐山臊子面声名远播。这可是《人民日报》首次介绍岐山臊子面。这篇文章先后收入学苑出版社的《大老碗里的秦腔古韵》和萧乾、陆文夫等著的《云游民间多味斋》一书。在这篇文章里,徐老师认为岐山臊子面文化是由三方面的创造综合而成的,其中“第二,文人总结。”他说:

     笔者曾写过一篇小说《天门阵》,后被改编成秦腔、花鼓戏演出。这出戏里对岐山臊子面的特点用戏文做了总结。因为戏宣传面广,观众多,故后来许多人介绍岐山臊子面都借了那段戏文:“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光吃面条不喝汤”。面、汤、味和吃法的特点全概括了,又顺口又好记。此精准之美文,出自擅长编顺口溜的乡土作家李正义之手。可惜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版权人。

     从这一事例可看出岐山文化是离不开文化人的。徐老师对丰富岐山文化所做的添枝加叶工作,是很值得尊敬推崇的。

     他对岐山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在语言上。他说,他在广东、福建讲课用普通话,一回到岐山,他要坚持一口岐山话。他认为岐山话历史悠久,词汇丰富,表现力强,说着解谗。他不愿意忘记它们。他的小说创作撷取岐山谚语、方言,接了地气,产生了浓郁的岐山味道,贏得了家乡人的喜爱。他说,家乡人喜爱他就高兴。例如有一次,在蔡家坡到岐山的汽车上,有一个中年人问他,你得是徐老师?他说是的。那人说,我读过你的小说,“给你个牛笼嘴尿不满”,“铁秤锤踏不扁”,惹笑了周围几个人。还有一次,他在东关走路,对面站定一个人来,说,徐老师,我读过你的《福老汉》,“无福之人两腿毛” ,“有福之人毛两腿”。他忽然想起,这是他当年发在洛阳《牡丹》上的小说。这句调皮话是小时在村里听的。今天是福老汉在改革开放前后所碰到的两句“卦辞”。前一句概括了他在开放前的艰难处境,后一句总结了他在开放后的美好变化。

    徐老师热爱生活,厚德仁爱,敬业奉献,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1980 年徐老师调陕西省作协工作后,在繁忙的编辑、创作等工作之余,依然关注扶持家乡的文艺青年。如1981 年曹家公社领导孙甲福、徐志义、王秉诚联名向徐老师两次推荐文学青年,他每次都回信答复,并给予认真辅导。退休后,徐老师常常回岐山采访,自称他还是文化馆的老徐,写家乡的变化;举办文学讲座,培育文学新人。他以周公庙散文文化丛书为阵地,在岐山县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紧密团结岐山本土作家,已编写了四本周文化散文,约一百万字。以他快耄耋之年的高龄来完成这样的大工程,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景仰。所以许多人爱称徐老师是岐山文学的教父。

    去年,因编写周文化散文集业务的关系,徐老师几次来县文化馆找作家秋子红,我诚邀他在办公室谈过几次。徐老师平易近人,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大作家的架子,讲话语言平和,风趣幽默,心中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甚感欣喜。谈话中徐老师讲他和李凤杰等老师一起搞创作的故事, 讲他邀李正义总结臊子面几大特点的故事,讲王根保照相的故事……滔滔不绝。在我的心目中,徐老师是一个对岐山文化很有责任心的文化人,他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丰富了岐山文化,弘扬了岐山文化。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