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掐苜蓿芽的日子

2019/05/16 作者:魏爱云  点击数:

  周末,爸妈从乡下带来了一大塑料袋苜蓿,一看到这些嫩嫩的、翠中还带点儿紫红的苜蓿芽儿,便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想起了自己儿时掐苜蓿芽的日子……

  当柔柔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苜蓿芽儿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脱掉枯黄的外衣,从枯蒿草、干萱草身下探出她那胖乎乎、憨态可掬的小脑袋时,掐苜蓿便成了我们乡下小孩子课余的主要工作。

  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挎上竹篮子, 拿上自制的木柄小刀,一手拿块冷馍,一手捏根大葱,吃着就着,撒一路的欢声笑语。看,路边的迎春花笑傻了;山坡上的山桃花笑粉了;山沟里的杨柳丝笑绿了;就连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马耳朵花,也竖起了她那丑得让人好笑的马耳朵……

  春节刚过不久,掐苜蓿就像是在地里寻找丢失的珍珠一样,我们得先蹲下身子,仔细拨开那 些被冻干的蒿草、萱草和头年夏秋季割苜蓿时留下的残茎,然后用小刀刨刨下面的松土,再一棵一棵地掐,那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女孩子手灵巧,耐心好,男孩子恰恰相反,所以往往是我们掐苜蓿,他们却在地上挖个小小的坑,坑边各放一小把苜蓿,然后朝坑里面投掷小石头或小沙包玩。若投中的就能赢取对方那一把苜蓿。

  输了苜蓿的男孩懒得再去劳作,又怕空着篮子回家跟家长不好交代,就强行在女孩子的篮子里抢,还美其名曰“上税”,天生柔弱的女孩子只能被欺负,敢怒不敢言。

  男孩子能“豪夺”,靠的是体格的优势,但女孩子的头脑并非简单,我们有的是智慧,再说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嘛。等再次给男孩“纳税”的时候,我们就悄悄在苜蓿里混入羊屎蛋蛋,男孩“税收”回家的苜蓿,遇上粗心的妈妈稍作淘洗就下锅煮了。待一粒羊屎蛋害了一锅汤的时候,男孩免不了家长一顿笤帚疙瘩。每听到哪个男孩挨揍的消息,我们那种幸灾乐祸劲,无法形容。

  待到苜蓿长到有二、三寸多长的时候,生产队就开始派人监管起来,不让我们掐了。因为苜蓿将要变成生产队牲畜们的每天的主食了。

  在粮食紧缺的年代,为垫肚子节省点口粮,各家孩子在父母的默许下由明着掐苜蓿变成偷着掐苜蓿了,可一旦被看护的人逮到,就会把“赃品”全部没收!这时候看似平常有点水火不相容的男孩女孩,却变成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相互配合,与看护员做起了迷藏……

  大集体的苜蓿地块大,看护员是顾了地头顾不上地尾,顾了坡上顾不了坡下。男孩们跑得快,负责调虎离山,引看护员追他们。看到看护员追远了,藏在暗处的女孩子就迅速动手。这时我们就得用手撅苜蓿芽,根本来不及用小刀……待到看护员返回时,我们早已得手了;等他来赶我们女孩,男孩们那边也得手了!就这样我们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而且是屡战屡胜。

  后来看护员被我们这群小家伙整的地头地尾、坡上坡下撵来撵去跑累了,就报告队长,队长又加派了两个看护人。我们就改变战略,在看护员们换班轮流吃饭的时候,趁虚而入,速战速决,归途基本都是满篮的苜蓿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当然也有失算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家伙会被看护员追的无路可逃,然后乖乖的上交“赃品”,最后哭丧着脸回家……

  清明节过后,苜蓿在温暖的阳光下疯长,口味也会越来越涩。到此,我们才会结束每天这带有一定风险的功课。

  现在想起掐苜蓿芽那些趣事,还真让人怀念。那时侯我们只有八九岁的年纪,小脑瓜里哪来那么多“战略战术”呢?

  童年虽然匆匆,却趣味无穷。那蓝天,那白云,那小溪,那掐苜蓿芽的童趣,今天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每当阳春三月,只要我一看到苜蓿芽,就会想起当年,我们所创作的那些掐苜蓿芽的传奇故事……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