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老 院

2022/03/24 作者:李慧奇  点击数:

  周末,冬阳暖融,回了趟老家。

  老家现在的房屋院子建起也有十多年了,我却很少回去,住一晚更是屈指可数,因而对这座新院落一直没有亲和感。

  在萧条寂寞的村庄里,我漫无目的放慢脚步转悠。像是无意又像是有意,七拐八转,抬眼一看,尽然走到了留下我人生第一个脚印的老院前。

  入眼的是斜门锈锁,残屋朽木,断瓦空窗,厚尘蛛网,满院枯草。只几眼,心酸就接连涌喉而来。

  冥冥中总觉得,我和老屋老院之间始终有一根看不见的皮筋拴着,身躯天天晃荡在高楼大厦的城市里,灵魂却时时驻守在故乡的老院里,离故乡的脚步越远时间越长,它回撤的劲道就越大。即便我今天见到的是失血、失色、失神的老院老屋,但它依然是我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十多年时光的地方。这里有我童年经历的苦难,少半相随的孤独,无人感知的委屈和惊恐。因此,丝毫不影响它对我旋涡般的吸引力。

  我想,一个人心中的老院,并不仅仅是一座院子、几间瓦房、几孔窑洞,和一个个熟悉的农具、老树、小路,以及所有被眼看惯、脚走顺、手摸熟的地方,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生活,堆满屋内院外角角落落的生活情节。

  今年夏秋持续淋雨天气,坍塌的崖土堵住了大门,从一倒塌的土院墙处进入院子。苦笑一下,没想会以这种方式,走进无数次进进出出过的家。

  放农具的扇棚,挂镰刀的木阙,捣辣椒的石窝,墙里的锈铁钉,剩下半截的牛槽,锅灰烟垢,一柄木叉,半截犁铧……眼所处,放弃或丢弃而留下的一个个物件,总能缠绑住我的双脚,记忆电影般的回放在脑海中,快速的一一对上号,勾起过去生活中那些五味杂陈的细枝末节来。

  搬离时,把角角落落有用的东西搜刮一空。那时不懂得珍惜,树砍了,牛棚拆了,土炕打了,只留下搬不走或没用处的残砖破瓦,土窑土墙,锅灰烟垢。

  一场又一场的风雨,对一个没有主人的院落,更加的肆无忌禅,在老鼠、蚂蚁和蜘蛛的助推下,只用几年的时光,屋吹旧了,墙下塌了。风雨过后的院落,荒草长的比当年的炊烟还要密。不知残存的土墙土窑,烟垢泥皮,还能坚撑多久。下一次我再来时,不知还能不能清楚的分辨出猪圈、牛槽、鸡舍、狗窝的准确方位?

  一个曾经烟火相传几百年的庭院,延续到我们这一代与它彻底分别了,不知长眠在地下的先辈们,如果知道他们生活过的庭院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境况,会不会责怪我们呢?

  抬头仰望,阳光正好。对了,老院上方的空气也是一个家独有的。院内院外杏、桃、李子等果树花开果熟的气味,牛、羊、鸡、狗呼出的气息,祖父罐罐茶飘出的气味,以及炊烟的气味、泥土的气息,也带着我的气息,组合成了这个家的气息气味。老院周围这一窝子空气,多少年被我吸进呼出,已经完全成了我习惯了的气息。今天,站在老院深呼一口,感觉浓度稀释了一些,但气味依旧。吸三两口,心气顺畅。

  一个几十代人居住过的老院老屋,整体搬离只需几天,而搬空一个人心中的老院,可能一辈子的时光也搬不完。不知住多少年,才能把一个新地暖成老屋,或许到老也无法把一个新地在心中认成老院。

  对老屋老院我一直深怀敬畏,因为它收藏着一个家族的过往岁月、生命延续、血脉相连的故事。这座老院老屋,独有的生活印痕证据即将全部消失,我得抓紧用文字一一记录下它的细节。要离开了,这次和以往一样,又增添了一些章节。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