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戏剧曲艺

戏剧曲艺

我与阎肃老师的一次邂逅

2016/04/26 作者:  点击数:

     正月初五,得知阎肃老师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悲痛之余,思绪不由回到了十一年前。

     那是2005年8月,我的小品剧本《换位》经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后,有幸入围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10月18日,我随陕西省人民艺术剧团《换位》剧组成员一道前往珠海,参加了冠名“罗西尼杯”的首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

     紧张的决赛于10月20日至25日在珠海大会堂共进行了六天。记得决赛结束后,我刚走出剧场,便看见剧场门口有好几个人在跟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合影。经打听原来是著名的艺术家阎肃老师,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我连忙从包里取出照相机,请一位年轻人帮我合影。阎肃老师态度十分和蔼,问我是哪里人,我说了我的所在地,并告知是小品《换位》的作者。阎老听后,大声说:“你就是《换位》的作者啊,这个作品不错。”说完,亲切地把我拉到他的身边。就这样,我有幸获得了和阎老的这张珍贵的合影。

     这张照片后来的“历险”,幂幂之中让我似乎相信有一种“天意”。当时,我的相机用的还是胶卷,这帧与阎老的合影,是该卷的第一张。当我带着这卷满载着珠海风光的胶卷回到宝鸡,兴冲冲地到照相馆冲洗后,却让我傻眼了:胶卷上所有的照片几乎全部曝光,唯独我和阎老的合影未曝光,真是太幸运了。

     照片洗出之后,望着照片上面带笑容,看不出一点“大腕”作派的阎老,我暗自在想,阎老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却欣然和我这个无名作者合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呀。多么慈祥的一位老人啊!

     时隔不久的一天,一位西安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11月26日的《西安晚报》刊登了央视春晚剧组审查小品《换位》的消息。我连忙找来当天的《西安晚报》,只见第十版的头条位置刊登着这样一条醒目的大标题:“著名作家阎肃一句美言,央视春晚剧组审看我省小品《换位》”。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记者昨天获悉,由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小品《换位》已引起央视春晚剧组的关注。春晚小品类节目组日前已从省人艺调走《换位》的录像资料审看……”

     消息的最后一段说:“据悉,小品《换位》能赴央视,还得益于著名词作家阎肃的“美言”。不久前,《换位》参加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决赛时,阎肃是评委组长。当央视春晚剧组征求阎肃对小品的看法时,老爷子坦言“剧本和演员都‘相当不错’。”

     后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小品《换位》最终未能上春晚,但是作为我来说,小品能够得到阎老的“美言”,受到春晚剧组的关注,已经心满意足了。

     看过此报道,我好长一段时间心情都不能平静:我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与阎老素不相识,阎老怎么会向春晚剧组“美言”呢?对此,我一直不得其解。直到前不久,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王树增的一席话,才让我茅庐顿开。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在阎肃身上,总是充盈着一股正气、锐气,一种向上的劲头。他多次担任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和小戏小品奖评委主任,评奖时,他坚持质量为王,不分出身,不看地位,不徇私情。有时候获奖的作者是名不经传的小辈,而和阎肃个人关系好的名家却名落孙山。”其实,王树增的这席话,不仅解开了我的疑团,对阎老的可贵品质也是一种诠释。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看到照片上阎老那慈祥和蔼的笑容,不由就会肃然起敬……

     我再次望着照片上阎老的笑脸,心里在默默地说:“阎老,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让人敬重的时代楷模。阎老,您一路走好。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