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西秦腔”研讨会在市群众艺术馆召开,与会的20 多名陕甘两省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由宝鸡市剧协主席李志鹏主持。市剧协秘书长、西秦腔研究会秘书长赵家瑞首先汇报了自2007 年西秦腔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并介绍了今后的工作打算。5 年来,西秦腔研究会组织了对老艺人的采访;积极筹备西秦腔的申报非遗项目;出版《西秦腔研究》;开展了与天水市的交流;通过对西秦腔理论研究和探讨,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厘清了现代秦腔与西秦腔的关系,西秦腔与西府秦腔、西路秦腔的关系;探明了西秦腔形成的历史特点。2014 年以后研究会的工作打算,一是召开第二次西秦腔研讨会,二是出版《西秦腔研究》第二集,三是继续寻找传承人,四是将研究推向深入,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王渭清教授,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院长、天水市剧协主席董秦,以及我市西秦腔研究专家容铎、王效理、孙安文、杨仓勤等参加了研讨。
“ 西秦腔”是流行于陕、甘两地的主要戏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北方梆子腔中最早的戏曲,是中国秦腔的原生态戏曲艺术。与南戏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同时并行的北方剧种。历史上,曾在陕、甘艺苑持续流传数百年,是继元杂剧、南北曲之后,以秦风、秦声、陇声为基础,逐渐衍化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它的产生是中国秦腔早期孕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为挖掘、研究、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 年10 月8 日,首届“西秦腔”研究会在宝鸡召开,同时,经有关部门批准,宝鸡· 天水“西秦腔”研究会也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