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岐山臊子面,品尝过的人都说好。好就好在一是其用材讲究,做工精细,味道鲜美,沁人心脾。关中西府的老百姓喜欢它,常吃常想,百吃不厌。外地客人慕名而来,一吃之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二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种家常饭食,却充满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底蕴,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在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张精美的名片。
岐山臊子面据说起源于周朝,是周文王伐纣打了胜仗,用蛟龙肉腩了臊子作成汤面条犒赏三军,从而流传开来。那时周朝的都城在周原,也就是现今岐山一带,所以岐山人作为臊子面的传人,将这一美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以至于用地名来做它的品牌。过去平民百姓家不能常吃臊子面,只有过年过节、红白喜事或招待客人时才吃。现在随着物资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臊子面已成为寻常饭食,不但随时可以吃到,而且还进入了宾馆、饭店,甚至走进了大中城市。不少农户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靠卖岐山臊子面致了富,盖起了楼房添置了车。
岐山臊子面作为面食中的珍馐美味,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前三个字是说味道,即酸、辣出头,味道协调,香气扑鼻。中间三个字说面条的特点,即面要和硬擀薄,吃起来筋到耐嚼,爽滑适口。后三字是说汤的特点,“煎”即汤的温度要高,保持滚沸的状态;“稀”即汤的量要宽,一碗汤中只盛一大口面条,以保证其入味;“汪”即汤里油要多,讲究一口吹不透。但那是过去的讲究,现在也与时俱进了。
制作岐山臊子面,关键在腩臊子。腩臊子的方法,是先把上好的猪肉切成指甲盖大小的片,分肥瘦依次下锅腩炙,待合适时,分步加入五香大料、精盐、好醋等,最后加入干辣椒面儿,烹熟即成。腩臊子掌握火候最为重要。火候不到,肥肉中的油未出净,过早加入调料,臊子就会有一股腥味;相反,油出得过了头,调料加得太晚,臊子就会发干变柴,口感不好,失去鲜味。只有把握好时机,适时加入作料,腩出的臊子才会色、香、味、形俱佳。这里顺便说说“腩”字的写法。近些年看到有人把腩臊子的“腩”写做“爁”、“燣”甚至“烂”,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康熙字典》《辞海》《辞源》说的很明白,“腩”就是 “煮肉”,“烹调肉食法之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古代的综合性农书,也堪称我国古代烹饪的百科全书,其介绍的菜肴的二十多种烹饪方法中,两处说到“腩炙法”。可见腩臊子的写法是确定无疑的。还需要说的是,岐山臊子面的腩臊子,不能加水,也不能放菜,叫“干腩臊子”,否则,味道就要大打折扣了。
除过肉臊子,岐山臊子面还要有底菜和漂菜。底菜一般为红萝卜、豆腐。红萝卜切成薄薄的小方片,腩好备用(当令的蒜薹、莴笋等也可)。豆腐要用农家硬豆腐,也切成薄薄的小方片,直接下入汤锅。还有干黄花(金针菜)、黑木耳,泡发好切段。再用鸡蛋摊成薄饼,切成小的菱形块。漂菜最好是蒜苗,或者鲜嫩的韭菜,切成细细的丝,浇汤时入锅或直接撒到碗里。岐山臊子面的面条也是有讲究的。最好的要算铡面。这种面和得特别硬,用擀杖擀不动,而是用杠子轧,切面时用几尺长的大铡刀,因而叫铡面,吃起来自然特别可口。挂面也可,岐山挂面也很有名气。但是比较普遍而又好吃可口的是手工擀的面条。现在一般为“机器面”,只要把面和硬、涹到,多轧几遍,也是很不错的。除过纯白的麦面,现在还有了荞麦面、高粱面、豆面等杂粮面条和用菠菜汁和面的绿面条。面条的形制也多种多样,细面、韭叶、宽面.....,任你挑选。从岐山臊子面的食材来看,粗细结合,荤素搭配,有肉、蛋、菜,有豆制品、食用菌,颜色红、黄、绿、白、黑五彩斑斓,不但营养健康,而且赏心悦目。
地道的岐山臊子面在乡下农家。你如果正好碰上农村过事,就可以看到,农家院里搭起席棚,垒起锅灶,两口大锅,一口供下面条,一口用来调汤。调汤讲究炝,锅烧红按比例放入盐、醋,然后加入开水,依次放入臊子、底菜、油泼辣子,保持微滚状态。待面锅里的面条煮熟之后,捞入凉水盆中使其凉透,然后捞入碗中,浇上汤锅里的煎汤,为了入味、提高温度,往往还要“套”(即浇入热汤再滗出去)一两下,最后撒上绿莹莹的漂菜,就可以上桌了。当你看到一碗碗喷香扑鼻、色味诱人的岐山臊子面时,怎能不馋涎欲滴、胃口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