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四”运动以至文化大革命,甚至到今天,农村小庙作为“封建余孽”,屡拆屡建,却禁而不止,倒是越来越多,遍布小村路前,这究竟是什么情结使老百姓对小庙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永不放弃?这样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萦绕,百思不得其解。近期在读书中,浏览了一些关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和基层治理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对此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从“社”的历史源流来看, “社”字的意思,就是土地神,也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说文》解: “先秦时初指土地神,亦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后代逐渐演变为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
所谓社指土地神,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古人以土地滋育万物,所以普遍立社祭祀。后世所谓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像史籍中出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音勾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禹劳天下而死为社”等说法。把土地神指实为某个帝王,当属后起的传说。
社是祭祀土地神的的场所,同时也就成了公众聚会的地方。据《尚书· 甘誓》,夏代对于战争中违命的人即在社施行惩罚。甲骨文多见祭祀殷王于社祈年求雨的记录。《诗经》中也有西周时用粮食、牺牲祭社祈求甘雨和丰收的篇章。春秋时代遇到日食、水灾亦祭祀于社,战争中俘获敌国君主也曾用作祭社的牺牲;发生重大事变还要结盟于社,社更成为公众活动的中心,盛大的社祀往往会吸引邻国君主专程前往参观。
从社的设置来分析考察看,“社”应该是村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场所,绝大多数就是农村小庙。据唐启宇编著、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农史稿》叙述,商周时期在祭祀上“右社稷、左宗庙”,以祀祖配天,社稷与天代表地缘与农业关系,宗庙祖先代表血缘关系。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为居于同一地方的人所共同崇奉。由于谷生于土,所以社亦奉祀收获神,祈年,议事不另祀。并述西周有百家之族社,亦有二十五家之里社。另外,查百度“社长”词条,对“社”的解释,称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70 年)置。元时乡里有村疃组织,每50 家编为一社,择年高、晓农事的汉族地主当社长,管理行政事务。并派蒙古的探马赤军与民共同编社,加强监督,以巩固其统治。纵观基层治理,特别是村治历程,可以看出,历来有村长、族长和社长三个管理者,村长即是几个自然村落组成的行政村的管理者;族长即是村庄(自然村落)中同姓的家族的管理者,而社长则是一个不同姓的村庄(自然村落)的管理者。另外,实际考察农村现有的小庙所祭祀的神位,可以看出:凡村前路口所设,皆为土地庙,只祭一神,就是土地神;而村中所设,则所祭之神较多,诸如土地、牛王、马王甚至包括诸鬼亦赫然在列,但是以土地神为主祭之神。社祭活动多以春祭和腊祭为主,亦最为热闹。上述情况表明,农村小庙应该是村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场所,实际上就是古代社的遗存。
我们知道,自从民国后期,村治中虽然改革废弃了社长和族长的传统管理制度,但是社稷祭祀观念和宗族观念还一直存在,像农村的社祭活动这样盛传数千年的传统习俗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间断,但是,这些年作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却在农村恢复并盛行起来。作为村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场所,农村小庙也就有存在的必要,以致出现村村建庙,越来越多,遍布小村路前。因此,从“社”的源流看,农村小庙屡禁不止,却真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