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烟花刚刚燃放,火药味还在乡村的空气中弥漫,门楣上红红的灯笼随风摇曳,鲜艳的对联和门神的依然鲜艳夺目。村头土崖上的迎春花虽开的稀疏,可猩红的花苞却是鼓鼓的、密密麻麻的缀在墨绿色的枝条上。
转眼间,二月就到了。
春节前刚刚出嫁女儿人家又要忙活了。家中的女主人会早早起来,走进厨房里。不一会儿,邻里的几个巧手妯娌,能人婶子也会陆续赶到。于是,欢笑声就从这个农家厨房里传出来,在院子里飘荡,在寂静的村庄里扩散开了。
厨房里,几个人一齐围在宽大的梨木案板周围,手里一块块洁白的面团儿,被轻轻地揉搓着,不是很有力;慢慢地,不是很急促。面团在他们灵巧的手中,如同举行一种神秘的仪式。揉好的面团,洁白如雪、光滑如肤、温润如玉。在手中的刀、杖、剪、铲、锥、签、管等工具不断地起起落落之间,面团在手里被随意地擀、剪、粘、镶、扎、划,这些发酵面团如同施了魔法般变成叶子、花瓣儿、龙呀、凤呀、喜鹊,或者别的物件儿。
“嫂子,这梅花的花瓣儿,要多少个?”“婶子,你做的喜鹊真好看,我还是做叶子吧!”“你看,二嫂做的凤凰飞起来了!”欢笑声不时从这厨房里传出来。
所有的物件做好了,这些乖巧的手会将自酿的农家醋轻轻抹到适当的位置,再小心地挤压,如同小孩子搭积木,又如艺术家在完成一件雕塑作品。形象在层层叠叠中逐渐清晰起来,如此便成为生动的龙、凤,美丽的竹、菊、梅、兰。再过一会儿,用面团做出来的《喜上眉梢》《年年有余》《龙凤呈祥》《花开富贵》……便被“绘”在案板上,生动有趣。
当灶间红色的火苗点燃,一把把米黄的麦秸秆撒进去,拨划开来,将整个灶间照的通红,从灶门透出的火光映着凑近灶门主人的脸庞,温暖如夏。锅中金黄色菜籽油慢慢地升腾起一缕缕淡淡的油烟,案板上洁白“画儿”被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发出“哧溜”的声音,也会溅起一点油花儿,吓得小媳妇躲开,这时婶子们会从年轻的侄媳妇手里夺过筷子,笑着骂道:“去,一边去!看把那俊俏的脸儿烫坏了,我侄子可就不喜欢了。”小媳妇娇嗔的地回了一句:“才不会呢!”便乘机躲到一边咯咯地笑着。
婶子们用手里的筷子,轻轻地翻着锅里的面花儿,面花儿由白变淡黄,又由淡黄变金黄,会时不时地用一个炸好的面花儿仔细地比对着颜色。“这个好了,要捞出来。”“那个颜色有点淡,还要等一下。”“快!快点捞。”旁边人会不断地提醒着婶子。烧柴火的主人更是小心,每一把捏多少秸秆,投入灶间的时间,都是那么小心,一丝不苟的样子。还不时地询问:“火大不?”生怕自己的柴火烧不好,影响了大家上好的手艺。
中午的阳光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照在锅台上,照在忙碌的人们身上,映着她们开心的笑脸,这屋内的温馨,把整个村庄也温暖起来。她们的劳作化成了一盘盘浅黄如玉,油光晶莹的面花儿。这面花造型小巧、精致,形态各异、富有张力,散发着出尘的灵气。
不知道,还有那一种食品能有如此的仪式感。面花饱含着母亲对女儿祝福,寄托着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在扶风,女儿出嫁后第一个“二月二”,娘家人一定要去送豆豆,油炸或烙的棋豆不可或缺,一种用面做的形如棋子的食品,是否用来象征智慧也不得而知。除此之外,还有黄豆、黑豆、豌豆、蚕豆……各色豆类,或炒、或炸、或煮,味道咸甜浓淡不一,风味各俱。除了这些各色豆豆之外,但最主要的就是这面花,面花送到婆家后,将被送给乡邻好友,从面花里,他们似乎能看到这媳妇将来是不是能干、贤惠。
炸好的面花儿,放在盘子里慢慢变凉,变得薄脆香酥。吃,在这时候还是奢侈的事情。女主人会仔细端详每一个面花儿,看看有没有破碎,有没有因油炸变形不好看了,如果有就会被挑出来,搁在一边。她举棋不定时,身旁的妯娌、婶子也会帮忙定夺;偶尔也会有意见不一、争持不下。最终,完美的面花被留下来,小心收好;有问题的会送给这些面花的缔造者。有时,为了感谢邻里的帮忙,女主人会把一两个没有问题的面花送给妯娌或者婶子,往往会被拒绝。年轻一点的妯娌就会一溜烟的跑掉,女主人会追上去,把手中包好的面花硬塞到她的手里;有时,追不上了会嬉笑着骂一声。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农人们总会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
那些完美的面花儿在二月二当天,会和各色的豆儿一起装进一个精致的、圆形的有盖的篮子(当地人叫提货笼笼),由娘家人送到女儿婆家。现在,这种精致的竹篮子也变得稀有了,也会改用其它时尚的包或者袋子,不过里面盛的那份祝福和亲情,在这片黄土地上存在了上千年,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