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用诗 歌唱了一代人的忧伤

2022/03/20 作者:王春瑜  点击数:

  在我读《白麟的诗》这本诗集之后,我发现我内心中存在着让我自身非常珍惜的一种情感,那就是比较浅薄的感同身受。我认为,一旦有了超越时空的感同身受这一说,读诗和读文章便减去了一层隔膜,变得无比亲近起来。但由于我经历甚少,在感受人生这方面远远不及白麟老师诗歌中的体悟。

  这本诗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前两辑以及后面有关隐喻乡愁的诗歌,它们把我带入到了一种既熟悉又模糊的情景之中。在白麟老师通俗生动的语言中,我体会到了他对人生、经历、生命、死亡等话题的敏感细腻的真情以及沉着冷静的洞察。

  我将诗歌中所包含着诗人的深层情智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爱。此处的“爱”是一个很宽泛甚至是超越有限生命的概念,是诗人对自身以及整个运行的宇宙的悲悯情感。

  其中分为生之爱和死之爱。

  生之爱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鲜活生命的仁爱(此处生命无高低贵贱、人畜植被之分),以及对浩瀚宇宙的敬爱。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组诗中,诗人摘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小见大,来窥探诗人内心深处的善与爱。

  《饮茶》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我认为爱喝茶的人,是极热爱生活的。这种热爱生活,是在经历了种种困苦之后,体会到了“苦”的美,即对现实生活中坎坷的释怀和容纳。从泡茶到品茶总是要经过色相的由淡到浓,味觉的从香到苦,像诗中所言,“人何尝不是一叶茶呢/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最后的淡然从容。”是啊,饮茶何尝不是在经历一场人生,到最后都会苦尽甘来。我也爱喝茶,尤爱喝苦茶。但我不会品茶,我只能记得茶含在口中的醇厚度,那种苦味,极像秋日。秋日来的热烈,走得突然,留我一人独自怅惘的感伤。那些昨日之痛,都凝结在了我成长的路途中,给予我沉重深厚的力量。

  《搓澡的艺术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搓澡师傅的敲背声中回到了幼时“敲锣打鼓吼秦腔”的震声中,我认为这表达了一种生活即艺术,生活即诗的情感。

  《迷路》《菊花》《捡垃圾的》等这几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鲜活生命的仁爱,从父母亲到同事再到捡垃圾的老人最后到一只麻雀一片落叶等,这些逝去的生命都让诗人陷入了一种悲悯之情。他对因迷路而死在空调管线里的麻雀予以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反观人类自身现状,人一旦没有了方向,迷了路,所有的努力甚至生命便都能毁之一旦。但是人生在世,迷路是多么地普遍,又是多么容易被淡忘。他对同事之死感到惋惜,对母亲之死感到自责,对父亲之死感到悲哀,诗人不断地回忆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些给予他生命与美好的人,让他感到无限的怀念与爱恋。

  此外《断想》组诗中的《光影》也体现了一种对逝去爱情的感伤与仁慈。孙新峰老师启发我把这首诗与贾平凹的《把擀杖插在土里》作比较,我认为这两首诗都是写爱情,但是情感却大相径庭。《光影》写了诗人对爱情逝去的失落,童话、理想中的爱情在生活和现实中不堪一击,但其平实的文字又有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逝去者的仁爱。而贾平凹的这首诗主要是通过递进式的排比抒发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

  《断想》组诗中的《呼吸》一篇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浩瀚的思考及敬爱。从呼吸思考到了出生与死亡,即人的一生。从“吸第一口气”到呼出最后一口气,从婴孩到坟包,人一生之短暂,反衬出浩瀚无穷的宇宙之博大。而人,又是多么地渺小。诗人对宇宙万物的肃穆,使其对生命产生了一种热爱和珍重的情感。

  死之爱可以扩展到我的第二个方面,即“死亡”这个话题中。

  关于“死亡”,诗人不仅创作了如《为母亲立碑》《悼父》之类的祭奠父母的诗作,还写出了诗人对万物生灵之死亡的悲壮情结,如《这些落叶要做壮士》。我选择了《悼父》组诗中的《倒退》及《日常》组诗中的《这些落叶要做壮士》这两首诗进行浅谈论述。

  我认为“倒退”是一个届时动作,是诗人在体会到丧父之痛后的不知道的某个瞬间,记忆产生了蒙太奇般的重播,重播父亲死亡前的种种画面。从父亲的童年,到诗人有家庭孩子后,年入半百的父亲了却一桩心事,便渐渐褪去了那一层硬壳,开始迅速衰老退化,直到死亡。父亲的死亡对于诗人来说打击很大,无论对父亲的样貌还是信息记得多么清晰,但都只是过去的固定的回忆,是保留在脑海中的一片空白。倒退是一个回头观望的动作,它无法再带走什么,但能带来逐渐模糊的背影。

  对于这首诗我是感触极深的,因为我的爷爷上周刚刚去世,我很爱他。在守灵、出殡的那几天里,我的记忆和思维一直在进行倒退,退到爷爷给我讲的小时候被土匪绑架,退到小学爷爷教我书法绘画,退到奶奶去世时爷爷下压的头颅,退到爷爷走时旁人讲述的突然停止跳动的心脏。一个个场景都毫无选择性地出现在我脑海中,击打着我的心。而我对于死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认为,人死亡,代表着一个人变成了空白,肉体的空白,人信息的空白,唯独剩下倒退时记忆的存留,但它也会随着时间风化,最终一次又一次与后代重合。

  在《这些落叶要做壮士》中,这些叶子被寒风吹打,被霜雪施压,最终还是“非要等到最后一搏”,才“不甘地倒地”。诗人认为这些树叶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他们不甘于默默地死去,而是要做最后的斗争。体现出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生灵之逝去的豁达和悲壮之情。我曾也描写过落叶,这样说道,“我与自己对话,如山行飘落的枫叶。断落于树颈上的悲恸,赶不上落地时的重生。最傲人的姿态是凋谢零落,火红的色变代表着即将拥抱。”我没有白麟老师通事的豁然和豪迈,我表达的仅是个人意识,但是我认为我们都是敬畏生命,敬畏死亡的。而树叶的死亡代表拥抱,拥抱大地实现再一次的人生价值。

  这首诗又继续引出了我即将表达的第三个方面,即“反抗”。

  我认为白麟老师的诗歌当中不乏鲁迅式“绝望的反抗”,是在不断低吟苦闷中的就地崛起,是在黑暗中试图出击的“善谋的老虎”。我认为《人到中年》组诗最能体现这一主题。这一组诗是诗集的第一首诗,我认为也是奠定了全书基调的诗歌,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变化。

  其中的三首诗是逐步表达了诗人从绝望到内里的反抗的。诗人走到人生旅途的一半时,由于自身精力的损耗及思绪的敏感,他开始陷入了回忆的逝去、当下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之中。《火种》是诗人怀念在时光中逝去的童真、父母亲及青春的回忆时,产生的一种爱与痛,但是迎春花又点亮了他们这一代又一代的火种,在浩瀚宇宙中传承。《见不得》叙事般地表达了诗人步入中年后的伤春悲秋,他意识到如今自己同往事一般逐步退到时光的幕布后。《善谋的老虎钻进中年》体现了诗人年轻气盛时的雄心逐步被岁月遮盖,未来道路的迷茫使得他陷入恐惧和焦虑中,但最后一段,“还有什么可留恋的/该走的早随爱情一块逃离/该留的成为暗疾/像一只善谋的老虎/埋伏在通往年迈的半道/准备发动奇袭。”诗人逐步进入到超脱自然的出世旷达的境界中,顿悟了逝去即空白,而自己还需要为未来通开一条大道来。像隐在暗处的老虎,看起来虽和善,但它的伶牙利爪早已准备完毕,等待袭击。

  白麟老师的诗歌还包含了浓浓的乡愁,例如在《在温州说文解字》组诗中,诗人通过对履屐纽瓯这四个字抒发了其与故乡的一种血缘所在,鞋可走四方,但是无法再完好地回到童年故乡的田野中,心在他方,心在飘荡,无处安放。此外诗集中还包含着诗人独到的历史审美视野,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借古喻今的探查力。

  白麟说他愿作太白河畔的细鳞鲑,从翘首盼望,到低俯沉吟,泪洒四方,心系故乡。其实我更认为白麟是一棵树,高大的身躯,伫立在太白山上的某个角落,时不时高喊震破苍穹,时不时低吟倾诉衷肠,被赋予终生的使命,高昂太白的赞歌。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