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
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 戏剧曲艺 文学创作 图片摄影 理论研究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架子车

2022/03/22 作者:陈 湖  点击数:

  老家的库房里,搁置着一辆架子车,上面落满灰尘,蜘蛛在上面织了一张大网,望着这昔日的生产生活用具,我百感交集,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

  架子车,又叫人力车,由木头做的车架和轮胎两部分构成,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甚至到九十年代,在农村它是人们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运输工具。春天播种庄稼时往地里拉化肥、种子,夏天收割小麦的时节往场里运麦子,秋天五谷丰登的日子里,乡亲们掰玉米、拔豆子、割高梁、掐谷穗,这些农作物全凭架子车往回运,冬季里,虽可称为农闲时节,但“田家少闲月”,乡亲们起早贪黑,踩着露冻往麦田里拉粪,在山坡上修梯田平整土地,都离不开架子车。平素,乡亲们无论去山里割柴,还是去磨坊里磨面,也都要用到架子车。由此可见,架子车和乡亲们的生活确实是息息相关。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那年月,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解放军学“硬骨头六连”,在农村学大寨的主要内容就是修梯田,平整土地,每年夏收忙完干两个月,冬季大干三个月,大队按上级要求成立农田基建专业队,各小队派青壮年劳力参加,逐队修,统一食宿,白天劳动一天,晚上还要加班两小时,人们硬凭一身好力气,靠两只手,抡镢头、挥铁锨,用架子车拉土,把一块块坡地变成了梯田,成百上千的土、石方就是靠架子车一车一车地拉走的,由此,架子车在农业学大寨的岁月里,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可想而知。

  前面我所说的架子车在我们家里来说,算是第二辆,第一辆架子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业生产刚实行责任制后,请来一位老木匠做的,洋槐木辕杆,白杨木车箱,桐树做的枕木,轻便轮胎,自身重量轻,灵便好用,一九九四年春家里拆了旧房建新宅时,干活的工程队,拉石头、运土、拉沙子、运水泥,连续用了五十多天时间,架子车终于不堪重负,车轮辐条弯曲,车胎变形跑气,车箱遍体鳞伤,最终不能使用。那年月,农户人家没架子车怎么能行?于是,新房建好后,又请来一位中年木工,新做了一辆架子车,这辆车子和前一辆有所不同,木头全用的是硬杂木,青?木辕杆,洋槐木车箱,青槐做的枕木,车架用两根拔有丝的钢筋固定,轮胎也买成了二百多元的加重轮胎,这辆架子车虽说自身较重,但比前一辆结实耐用多了,多年来我们耕田种地收获拉运,风里来雨里去,它和我们形影不离。

  记得一年夏收时节,我和妻拉上架子车去山坡上割麦,半下午时突然晴朗的天空布满乌云,不多时,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地里有麦捆,场里也有,怎么办!老天爷怎么这样不长眼!心中埋怨感叹着,我们急急往架子车上装麦,装满麦用绳索绑好,我拉着车子,妻子在后边用双脚踏着,走了一会儿时间,啪哩叭啦的瓢泼大雨便铺天盖地而来,在一陡坡转弯处脚下一滑,不慎连人带车子翻到崖下,所幸土崖不高,我俩都没受伤,我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浑身沾满泥巴,雨下得越来越大,没法收拾车子及麦捆,我俩懊丧地悻悻回家。雷阵雨下了一个多小时后,雨过天晴,第二天太阳晒了一天,下午土路干了,我们去坡上把翻车的麦捆装好拉了回来,幸运的是架子车还完好无损。

  架子车留在我心灵深处的另一个画面,我至今清淅如昨,记忆犹新。那是个初冬的一天,太阳挂在天空,天气不冷不热,我去邻村看望一位患病的同学,翻越一座大山时,在上坡的一处道路上,见到一位中年男子四十开外,他拉着架子车,车子上坐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怀里抱着个三四岁的男娃娃,后面走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齐耳短发,衣着朴素得体,她双手用力的帮着推车,这段路全是上坡,中年男子拉的脸上冒汗,我见状也便帮着推车,边推车边和他们攀谈起来,通过谈话我得知拉车子的是老人的儿子,推车的是儿媳,老人怀里抱的是孙子,架子车年久失修,颇显陈旧,但打理得干净整洁,车箱里铺着长麦草,麦草上放着一件碎蓝花被子,老人和孙子的腿脚盖着被子。经询问我得知,山那边的一个村子过古庙会,儿子拉着老人去看秦腔戏,大戏共演三天四晚上,他们今天看最后一天。这座大山单程约有七八里路程,我心中暗自赞叹:多么孝敬老人的儿子和儿媳!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乡下人,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但是他们生活得充实、温馨和幸福。拉车子的男子笑逐颜开,推车子的妇女和颜悦色,坐在车子上的一老一小逗笑取乐,我看到了一家人的和谐相处,看到了架子车所承载的一家人的欢乐和希望。

  在农村,架子车从起初的逐渐推广到后来的大量使用,大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把人们从繁重的肩挑背驮的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架子车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汽车、拖拉机、三轮两轮摩托车、三轮两轮电动车,早已成为乡亲们生产生活中的交通运输工具,然而,架子车在我们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因它有拉运自如、轻巧便捷的特点,在农村一些地区的田间地头,人们依然使用。我想,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架子车这一浸润着几代人汗水的交通运输工具,必将陈列在新农村的村史馆里,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

咨询指导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Copyright © bjsqyg.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1050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149号 技术支持:艺帆科技